數字經濟如何應對老齡化挑戰
高速發展的數字經濟或將為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提供解決之道,讓老齡人群樂享數字紅利,使社會經濟實現持續發展。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老年人口占比快速攀升,總量高達2.64億人,其中60歲以上人群占比提高至18.7%,65歲以上人群占比提高至13.5%。展望未來,我國老齡人口還將繼續增長,在2023-2035年間達到總人口的四分之一。曾經的“人口紅利”已轉化為“人口老齡化”毋庸諱言,人口老齡化將對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全方位挑戰。首先,人口在代際間的不均衡發展將帶來社會資源分配的代際不平等,年輕人群的工作成果被社會養老的壓力部分吞噬。其次,由年輕人群定義的數字經濟等前沿領域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老齡人群的需要,造成了“數字鴻溝”等情形的出現。最后,人口老齡化還將在宏觀上影響我國經濟結構和產業升級,制約發展模式由要素投入驅動向技術創新驅動的跨越。
按照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到2025年,我國數字經濟將邁向全面擴展期,數字化創新引領發展能力大幅提升,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取得顯著成效,數字經濟治理體系更加完善。高速發展的數字經濟或將為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提供解決之道,讓老齡人群樂享數字紅利,使社會經濟實現持續發展。
助力養老產業轉型
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水平不斷創造歷史新高。《2021年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顯示,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已達到39.2萬億元,占GDP比重為38.6%。我國數字經濟始終保持強勁高速增長,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2021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體學習再次強調,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輻射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
具體到養老服務領域,如何將“數字鴻溝”轉化為“數字機遇”,成為近年來數字經濟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們或許可以從服務渠道搭建、數據要素提供、經營模式提升等多方面入手,提供人口老齡化問題解決的系統性方案,形成服務老齡人群的數字公共基礎設施,為其提供安全便利的數字生活,并以此促進社會經濟實現高質量增長。
在養老照護方面,數字經濟能夠提供技術工具和渠道平臺,大大提高居家養老照護的效率,有效填補養老照護的人力缺口。一方面,養老機構可以依托數字技術,對接醫療資源,系統輔助專業護理人員,完善養老照護服務體系,打造“虛擬養老院”。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租賃、補助、發放等方式,為老年人配置智能可穿戴設備(如智能手表、運動手環等)以采集實時健康信息,提供出行定位、健康管理和安全報警等看護服務。
展望未來,數字科技還將賦能陪護老人的情感機器人,不僅能夠提供老年人生活的基本輔助照護,還能夠提供情感陪護、心靈慰藉等增值服務。
在養老就醫方面,數字技術將在簡化就醫流程、改善醫療環境方面為老齡患者提供極大便利。其一,智能可穿戴設備既可用于各種疾病的治療,如提供電療、磁療和超聲波等物理療法,還可監測老年人的異常行為狀態。其二,利用數字技術建立老齡人群慢性疾病管理系統,通過細分數據實現個性化指導,充分調動老齡人群積極性,使其主動參與健康“自我管理”。其三,基于前沿科技的遠程醫療平臺可實現多學科健康管理,遠端管理團隊能夠據此進行有針對性的醫療干預和健康教育,形成有效的雙向信息流閉環。
在養老安居方面,數字經濟驅動相關產業在運營管理等多方面進行優化,提供更有“溫度”的服務。通過應用物聯網和遠程智能安防監控技術,運營機構能夠實現24小時安全自動值守,降低老年人意外風險。通過應用生物識別技術,運營機構可以建立養老服務管理系統,實現個人健康精細化管理。通過應用人工智能技術,運營機構能夠實現智能語音交流互動場景、老人智能相伴場景打造,引導越來越多的老齡人群擁抱數字生活。
在養老金融方面,金融機構可以借助數字科技,在渠道、業務方面進一步優化,推出簡單好用的適老產品和服務,協助老年客戶享受現代金融福利。銀行等金融機構的線上業務可以通過增加“指紋識別”“刷臉登錄”等技術手段,使手機銀行更貼近老年客戶需求;線下業務則可以聚焦老年客戶的金融需求和場景,提供“智能柜員機”等服務工具,為老年客戶提供面對面的服務指導。保險機構可以從客戶健康保障和財富增值需求出發,應用數字技術,豐富產品供給、創新服務設計,并通過客戶精準畫像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養老解決方案。
養老產業需確保合規安全
雖然目前我國經濟社會老齡化和數字化同步前進,但老齡人群也確實普遍存在獲取信息的能力、機會不足和數字素養水平較低等客觀問題,可能落入“數字鴻溝”,成為被數字經濟高速發展遺落的群體。為破解“數字鴻溝”挑戰,實現健康持續發展,養老產業在數字化進程中需要正視和解決網絡安全、隱私保護、公平競爭等問題,切實維護老齡人群合法權益。
在網絡安全方面,政府需要確保底線安全,加強對老年人網絡詐騙和侵犯個人信息等網絡犯罪的打擊力度,重拳治理,切實保障老齡人群安全使用智能化產品、健康享受智能化服務。同時,老齡人群信息識別能力較弱,這就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加強網絡安全宣傳,普及網絡安全知識,完善網絡安全治理,為保護老齡人群的網絡安全提供堅實保障。
在隱私保護方面,政府首先要繼續完善隱私保護的制度環境,在《民法典》第四編及《個人信息保護法》等公民隱私權新規定的基礎上,細化老齡人群權利保護細分領域的規章條例和實施細則,提供有針對性的法律途徑和救濟機制。其次要注重行業自律和政府監管的有機結合,指導行業協會組織企業落實法律法規、監管要求,建立柔性監管機制,在老齡人群隱私權利保護基礎上實現產業創新和政府監管的平衡。
在公平競爭方面,針對資本的無序擴張,一方面要明確老齡人群服務領域公共產品和市場服務的分野,另一方面要確保不同類型企業間的“競爭中性”,共同遵守行業法律規制。針對數據的公平使用,對養老產業領域數據權利的歸屬、收集主體、使用范圍等監管規則,需進行有針對性地明確和細化。除此之外,在具體的使用過程中,應堅持數據開放原則,防止平臺企業在其各業務板塊濫用用戶數據、排斥競爭對手、形成壟斷地位。
(作者:車寧(中國政法大學法治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市網絡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