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彭希哲:銀發經濟未來有無限前景
2022全國兩會召開,老齡化是其中備受關注的話題之一。近日,復旦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復旦大學人口與發展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彭希哲教授在中國經濟周刊“兩會時間”欄目中,就“如何發展銀發經濟”這一問題發表看法,以下文字根據視頻內容整理而成,供讀者參考。
實際上在我們國內,現在對銀發經濟這個概念使用得比較亂,中央文件中有用銀發經濟,同時也用老年產業、老年事業或者銀發產業等各種不同的說法。我們認為,銀發經濟,是和老年人的消費服務和為老年人服務的這些基礎設施建設都有關的這一部分的經濟門類。像計算機產業、服務業,或者銷售業,都是一個具體的行業,但是銀發經濟設計和老人有關的產品,幾乎是全行業、全產業鏈的,它的范圍很廣。所以我認為,我們在學界和政府內部都需要對銀發經濟有個更精準的定義,對它的內涵和外延有更明確的表述。
我有時跟一些朋友們討論,年輕人以后每年就出生一千萬左右,但老年人在未來的十幾、二十年內,每年要增加兩千多萬。因此老年人口總量在不斷地增長,年輕人口可能會持平,甚至下降,這樣老年的消費群體會越來越大。老年的銀發經濟從現在的數字來說,占到整個中國100多萬億人民幣的GDP中將近十萬億左右,基本在8%-10%(因為銀發經濟的內涵外延不確定,所以它的指標與口徑也不完全一樣)。
在這其中,我們要看到幾個情況。
一個是這個從供給側來說,我們還沒有充分地發展針對老年人的服務及這部分的產品。我們提供的服務是傳統的服務,達不到現代老年人,特別是“年輕”老年人的要求,比如說抗氧、旅游、再就業以及老年大學的改造,我們現在很少有這方面的服務,所以從供給角度來說,我們對給老年人的這個產品的和服務的供給是不足的。
第二個是老年人的消費能力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釋放,這有一部分是因為公共服務,即公共養老資源的配置不夠,所以老年人還要擔心將來的消費情況,從而降低了現在的消費。但另外一方面是我們會看到在很多地方,包括日本和歐洲其他國家等老齡化的國家,他們老齡化的程度比中國老齡化的程度要嚴重的多,比如日本65歲以上的老人都要超過人口總數的25%,我國65歲以上老人的占比現在是14%,只有只有日本的的一半多一點,所以在老齡化的程度上,我們比先期老齡化的國家低很多。同時,我們從國際的經驗來看,國外的老年人老了以后,特別是到了高齡以后,他在與他的健康有關的醫療和保健這方面的服務上消費非常高,這個消費一部分是他自己的個人消費,還有更多的是國家的公共消費。那么這塊在實際上,我們也沒有在供給方面給出更多的貢獻,也沒有在消費層面把這部分的消費誘導出來。
從全世界的例子來說,嬰兒潮出生的那批人,當他進入老年以后,他們是全世界每一代人中間相對來說最富裕的一代,包括現在與現在中國年輕人相比,年輕人工資很高,但比較起來,還是老年人的儲蓄要比年輕的儲蓄要多得多,而且在過去幾十年中,隨著中國的房地產市場的發老年人手中有房產,但是沒有現金來消費,所以這里面就需要有很多老年的金融啊,或者按揭等其他的一些方式,把這部分資產變成可以使用的現金或者是資源,這需要有很多的研究和配套政策。
我的總體感覺,是老年人的銀發經濟在未來是一個很大的一個產業類型,它在中國經濟中間整體占的比重會不斷的上升,一方面隨著中國人消費模式的變化,另外一方面隨著整個中國整個國力的不斷發展,消費市場的發展,同時也跟隨著中國老年人的社會經濟參與能力的不斷的提高和完善,銀發經濟,他在未來有無限的前景。
來源: 復旦發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