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養老困局:我老了誰來照料?
目前我國老齡化、少子化趨勢日益嚴峻。從前的十幾口大家庭基本演變為三四口的小家庭,“養兒防老”這一想法也成為過去式。
老人到了一定的年齡,需要有人在身邊看護照料。未來的家庭和社會中,誰來照料老人,已經成為避無可避的問題。
居家養老:靠家人或保姆照料 早在16年前,老齡化程度最高的上海就率先提出了“9073”養老模式。按照規劃,90%老人將在家中養老;7%老人依托社區養老,3%或4%老人會在機構養老。 這一形式也是老年人養老的首選,畢竟大部分老人并不愿意去養老院。 但對子女來說壓力不小,本身自己的小家庭忙里忙外,就已經分身乏術,根本無暇顧及家中的空巢老人。 于是不少人只能選擇請保姆或護工來家中照料老人。數據顯示,目前在一二線城市,如果要請到好一點的保姆或護工,月薪甚至要8千至一萬元以上。因此請保姆或護工,對家庭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所以居家養老看似輕松,其實背后需要整個家庭付出不少的時間、精力和財力支持。 機構養老:靠專業人員照料 養老機構主要指為老年人提供集中居住和照料服務的機構,包括敬老院、福利院、養老院、老年公寓、護老院等等。 根據民政部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養老機構床位483.1萬張。平均每千名老年人僅有25.3張床位,供需嚴重不匹配。 目前國內養老機構的現狀是,好的公立養老院,一床難求。 《北京晚報》曾報道過“全國標桿公立養老院”北京市第一社會福利院排位難的問題。記者采訪的一位老人家屬稱:“1萬多人排隊,每年只能入住幾十位,即使按100人算,也要等上100年。”而民營養老機構收費昂貴,床位費+餐費+護理費,動不動就要好幾千元起步,醫療費另計。 據全國老齡辦的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17年底,中國空巢和獨居老人已經接近1個億。到2030年,這個數據將會達到2個億。 屆時讓這2億老人都住進滿意的養老院,安享晚年,這幾乎不可能實現。
養老困境:有錢才有養老自由
顯然,無論是哪種養老方式,錢都是關鍵因素。有錢沒錢,退休后的養老生活可以說天差地別。大多數人退休后的唯一經濟來源,就是社保基礎養老金。但實際上這筆養老金,只能滿足我們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一旦生病失能需要額外請護工,或者是想要老了住得起好一點的養老院,那社保養老金肯定是無法負擔的。因此在年輕的時候提前做好養老規劃才是關鍵,避免老后養老金儲備不足。誰都會變老,這是無可爭議的事實!但是老年生活怎么過,卻取決于今天的決定。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我們都老得太快,卻聰明得太遲”!說的就是很多人。
可以規劃養老的時候,沒有規劃,等到老了,意識到這個問題了,卻來不及了!越早進行養老規劃越輕松,越早受益!